1.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
护理学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五育融合发展,比较系统地掌握护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中医护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中医辨证思维能力、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和初步的教学、管理、科研与创新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拥有慎独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和预防保健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学生毕业时能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目标1:具备慎独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具有慎独精神;
目标2:具备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目标3:比较系统地掌握护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中医护理的基础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中医辨证思维能力、临床护理工作能力;
目标4:具有初步科研与创新能力;
目标5:具备初步的临床教学和护理管理能力;
目标6: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目标7:具有护理信息化管理的意识。
3.预期学生毕业五年后能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目标1:具备责任心、耐心、爱心、同理心和慎独精神,爱岗敬业,具有职业成就感和使命感;
目标2: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与共情能力;
目标3:能够应用基础医学、护理学、中医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与护理学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临床护理问题,具有预检评估能力、护理决策能力和紧急处置能力等临床思维能力;
目标4:具有创新能力,能够获取、理解并应用中英文文献中的证据,能够初步开展临床护理研究;
目标5:具有良好的临床教学能力,初步具备护理管理能力,能熟知并应用本专业相关政策;
目标6: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总结反思能力;
目标7:具备护理信息化系统运用能力。
4.护理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护理学专业核心课程有哪些?
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导论、护理学基础、护士人文修养、健康评估、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临床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
5.2024版护理学人才培养方案中包括哪些中医类课程?(24级适用)
必修课:中医学概论、针灸学、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临床护理学
选修课:中医保健功法、民族医护理学、耳医疗法、中医康复学、中医营养护理学、推拿学、小儿推拿学
6.2020版护理学人才培养方案中包括哪些中医类课程?(20级、21级、22级、23级适用)
必修课:中医学概论、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临床护理学
选修课:针灸学、推拿学、医古文、民族医药护理概述、中医护理导论、方药护理学、中医养生护理学、中医保健功法、云南民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中医营养护理、中医康复学
7.2024版护理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有哪些?(24级适用)
课程类别 |
修读性质 |
至少获得学分 |
占总学分比例 |
||
通识教育课程 |
必修 |
46 |
21.40% |
||
选修 |
8 |
3.72% |
|||
专业基础课程 |
必修 |
25.5 |
11.86% |
||
专业课程 |
必修 |
70 |
32.56% |
||
选修 |
6 |
2.79% |
|||
实践技能 |
必修 |
53.5 |
24.88% |
||
第二课堂选修 |
6 |
2.79% |
|||
毕业最低 获得学分 |
215(205学分为收费学分,10学分为不收费 学分) |
必修 |
90.70% |
实践教学学分占比 |
47.09% |
选修 |
9.30% |
8.2020版护理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有哪些?(20级、21级、22级、23级适用)
课程类别 |
修读性质 |
至少应修学分 |
占总学分比例% |
||
通识教育 课程 |
必修 |
35 |
16.39 |
||
选修 |
11 |
5.15 |
|||
专业基础 课程 |
必修 |
21 |
9.84 |
||
选修 |
1.5 |
0.70 |
|||
专业课程 |
必修 |
55.5 |
26.00 |
||
选修 |
30 |
14.50 |
|||
实践教学 环节 |
必修 |
59.5 |
27.87 |
||
选修(课外创新实践) |
2 |
不计入总学分 |
|||
毕业最低 应修学分 |
213.5+2 (2学分不计入 总学分) |
必修 |
80.09% |
实践教学学分占比 |
37.97% |
选修 |
19.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