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2024
  • 07/27
  • 10:46
  • 作者:hlxy
  • 访问量
  • 字体
  • 分享

先进典型之教书育人楷模--王家兰:用热爱写谱,靠进取填词,拿实干发声,唱响多彩华章

云中讯(通讯员  陈云静 王涛王家兰,女,汉族,1971年12月生,中共党员,主任护师,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学术带头人。从事护理临床、教学、管理工作34年。培养8名硕士生;主编出版书籍7部,参编书籍及教材15部,主持完成省教育厅课题1项、参与完成省科技厅及省教育厅课题8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5篇、参与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成果转换2项。王家兰老师一路走来真正做到了用热爱写谱,靠进取填词,拿实干发声,歌颂着南丁格尔精神,为患者撑起生命的希望;用责任和担当,带领护理团队攻坚克难,不断创新管理理念提升护理质量。

她是谱写事业的“工匠人”

从护34年,无论是在急诊科和外科做一名普通护士,亦或在老年病科担任护士长,还是主持全院护理工作,王家兰始终充满职业激情、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技术专业工匠精神引领、引导护理团队建设

回忆起这段岁月,王老师这样讲述:初入医院时,我也曾觉得护理只是一个职业,我要做的就是干好每一项护理工作,在工作中我逐渐意识到,想要干好护理工作只是纯粹地、机械地去做是行不通的,我应该尝试着去爱上这项工作,对于干护理工作单讲一个“爱”字可能是一时兴起,时效性太短,热爱护理工作必须是经过长期的坚持与深刻的认知才能领悟,因为热爱是深沉的,从事护理工作三十余年,我可以很坚定地讲我是热爱护理事业的,我也坚信每一个护理人只有热爱护理事业,才能在这条道路上行稳致远。

在临床实践中,她以“匠人”之心,带领着护理团队躬身临床,不断开拓创新,在云南省卫健委和医院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成立了云南省中医护理质量控制中心,为健全我省中医护理质控体系,加强中医护理质量管理,初步实现同质化管理做出努力,极大的提升了护理服务。同时不断拓展服务范围,深化服务内涵。

 

她是照亮方向的“引路人”

忆往昔,走过护理34个春秋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经历最为难忘,她深知,护理工作的未来在于年轻一代的接力和传承。于是她积极参与护理教育工作,致力于培养更多的优秀护理人才。谈及护理教育,王家兰老师讲述:“我是在临床中第一次参与实习生带教工作时,才意识到自己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还应扮演好护理教育者的角色,如何扮演好这个角色是我到现在仍在思考的问题”。

从临床带教护生,到为成人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学院授课,再到为大专生授课,本科生授课,最后成为研究生导师带教研究生,一路走来,王老师一直反复思考这个问题:如何将中医护理知识与实践技能通俗易懂地讲授传授给学生,如何才能使学生们爱上中医护理。

王老师认为要想让学生掌握好中医护理知识,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中医护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一个人的传道授业只能是走马观花,只会让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浮于表面而不能深入。基于此,王老师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她带头组建中医护理技术教学团队,分工合作,先是系统讲解中医理论,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让学生理解中医护理的核心理念。其次,通过模拟操作、临床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亲手操作,体验中医护理的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中医护理中的人文关怀,培养同理心,激发对护理事业的热爱。团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断鼓励学生,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成就感,从而爱上中医护理。

谈及护理教育理念,王老师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护理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同学们的兴趣,使中医护理知识与实践技能深植学生心中。谈及护理学习中的难题,“从‘不知’到‘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也时常遇到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不知道如何去讲授,往往需要求助更为专业的老师,或者查阅更多的文献资料。经过这么多年的教育实践,我与我的学生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共同进步,相互成就。”王老师讲到,“希望同学们在学习护理的道路上遇到难题时学会主动思考,主动向老师求教、向同学求助、向书本求知、向实践求真。”

除了对外培养中医护理人才,王家兰老师还在本院探索实施“基础—骨干—卓青—高层次”四级八层次护理人才梯队建设模式,截至目前,有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6人、云南省高层次护理人才3人、院内卓越青年护理人才12人、院内基础青年护理人才156人,培养15个方向的专科护士178人。在王家兰老师及其团队的努力下,一批又一批优秀中医护理人才不断涌现,一颗颗中医护理的种子被播撒在云岭大地,生根发芽后成长为我省中医护理高质量发展的希望。

 投身护理管理的“先锋人”

玉汝于成,功不唐捐。王家兰老师作为云南省中医医院护理部主任,从临床护士到护理部主任,经历了多个岗位的锻炼,逐步成长为兼顾护理医疗和行政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谈及护理管理,王家兰老师坚持“实干才是硬道理”。她认为护理制度绝不是空话,不能只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念在嘴上,而应该干在手上、记在心上。为了更好地落实制度健全,提升服务能力。她深入临床护理一线调研、开展护理质控回顾性总结和质量追溯等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医院的护理管理和临床护理工作。先后组织制定和修订了护理工作标准及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培养护理质量管理人员,改变护理质控检查方式,提高护理质控工作效率。改进护理工作模式,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成立临床护理支持中心扩大供应室服务项目开设中医护理专科门诊。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真正做到事事有标准、处处有管理。

谈到应如何做好护理管理工作时,王老师说:“打铁还要自身硬,作为护理部主任,在工作中更要不断加强业务能力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在护理管理中注重人文、团队、和谐等多方面的因素,平时与科主任、护士长加强沟通,互相尊重和协作,希望能以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格魅力,在护士心目中树立较高的威信,增强凝聚力、感召力和团队合作力”。

                   

【总结】

从护三十载,接续再出发。王家兰老师始终秉持着严谨自律的态度,对自己和部门成员高标准、严要求,工作中强调全员参与的重要性,倡导民主集中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优势与特长,共同参与到决策与实施的过程中来。不仅如此,她还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力求在管理中做到更加精准、高效。同时做好“传帮带”的榜样工作,共同推动医院护理质量的提升。为了更好地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王家兰老师和她的护理团队,唱响了新时代奋进的高歌,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执着和“千锤百炼仍坚劲”的精神昂扬奋进,展现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时代精神风貌和先锋使命担当。